
教育,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教学,是一段心灵的旅程;教师,是一位灵魂的舞者。为打造品质教育,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东莞市可园中学积极为教师们搭建分享交流、教研相长和专业成长的平台,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可中教育家。
坛主简介
高锦元,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现担任数学科组长和初二数学备课组长,2013年获评东莞市初中数学第一批教学能手,2019年被评为东莞市优秀教师,曾担任东莞市初中数学慕课中心组成员,多次担任东莞市中考改卷题组长,多次担任东莞市初中数学教学教研比赛评委。曾加入东莞市初中数学陈宗金名师工作室、张青云名师工作室进修学习,所撰写的论文多次获省市一等奖,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并结题,相关教研成果广泛推广。所带学生多次获国家级、省级数学邀请赛金牌、银牌,多次被评为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并被认定为数学奥林匹克二级教练。
在数学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课堂提问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开启学生思维的宝库,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的热情。近期,东莞市可园中学可中微讲坛邀请高锦元老师,为数学科组老师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锦囊妙计”的精彩讲座。
展开剩余82%课堂提问,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智慧。郑毓信教授曾指出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善于提问、善于举例、善于优化,而提问更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尽管中国数学教师提问十分普遍和频繁,但真正有质量的问题却并不多见。
高老师通过一个与女儿的对话案例,让我们看到了提问方式对学生理解的影响。当问及“6前面是几”时,女儿回答“不知道”,但当问题变为“比6小1的数是几”时,女儿却能轻松回答“5”。这一案例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提问的方式和角度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问题至关重要。一个好的问题,不仅能引导学生思考,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思维的桥梁。
一、提问的功能:从知识传授到思维培养
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高锦元老师在讲座中详细阐述了课堂提问的多种功能,让我们对提问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提问可以用于复习引入,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检测他们为学习新知所做的准备情况。通过提问,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其次,提问可以设置冲突,激趣激疑。例如,在学习二次根式的运算时,提出“根号a加根号b等不等于根号a加b”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提问还能以问为媒,启迪思维。高老师强调,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串,将知识引向深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数学的本质。例如,在学习数据分析中的平均数时,通过提问“为什么要去掉最高最低分”,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理解极端值对平均分的影响,从而揭示数学的本质。
此外,提问还具有维持课堂纪律、检查反馈、精神奖励等多种功能。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情况,提醒那些开小差的同学;同时,提问的反馈信息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问,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奖励,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提问的策略:从问题设计到课堂实践
虽然课堂提问的功能强大,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面临着提问效果不佳的问题。高锦元老师在讲座中深入剖析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首先,许多课堂提问存在“有量无质”的现象,过分注重对话的温度,却忽略了深度。高老师指出,教师在提问时不能仅仅追求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应注重问题的质量和深度,避免打断知识的连贯性。其次,问题缺乏层次性和思维价值,多以记忆性问题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此外,齐答比例过高、提问随意、等待时间不足、缺乏引导和反馈评价等问题也普遍存在。高老师建议,教师在提问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齐答掩盖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精心设计问题,避免随意提问。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高老师还特别强调了提问的难度控制。他提出了一个问题难度公式,当答错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小于0.3时,问题过于简单;大于0.8时,问题过于困难;而介于0.3和0.8之间时,问题难度适中。这一公式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问题的难度,使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又不会让学生感到过于困难而失去信心。
在讲座中,高锦元老师还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在新知探究和解题过程中设计有效的提问。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地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波利亚的解题步骤,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施计划和回顾反思,从而实现解题思路的探究,而不仅仅是就题论题。
三、提问的未来:从教师主导到学生自主
高锦元老师的讲座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课堂提问在当前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更让我们对未来数学课堂提问的发展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他指出,在强调思维教学的新课标、新教材、新中考背景下,教师应更加重视提问、研究提问,使提问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充分发挥提问的教育功能。
未来的数学课堂,提问不应仅仅是教师的专利,更应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工具。高老师强调,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提问,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他们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引导者和支持者。
在讲座的最后,高锦元老师分享了他的一个观点:“学会提问,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提问,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通过提问,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期待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善于提问的高手,用提问点亮学生的思维火花,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东莞市可园中学可中微讲坛的这次讲座,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深刻思考。高锦元老师的分享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教学道路上前行的方向。让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能看到更多精彩的提问,听到更多学生思维碰撞的声音,共同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来源:东莞市可园中学
发布于:广东省铁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